文章观点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系列研究(一)

作者:谭新然来源:华溥咨询时间:2023-02-08

 一、风险与商业银行风险

风险是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招致银行经济损失或收益率负向波动的可能性。如何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是银行经营者始终探索的问题。

1、商业银行风险的来源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方面:

(1)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外部风险:一是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二是经济生活中各种要素价格的变动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三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四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五是同业竞争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

(2)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内部风险: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实际上,许多风险事件是内部因素造成的,否则便无法解释处于同样外部环境中的商业银行,何以有的能较好地防范风险,有的却遭受了较严重的损失。

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1)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经济紧缩期,信用风险增加;(2)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2)市场风险是指未来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影响。

(3)流动性风险是指因市场成交量不足或缺乏愿意交易的对手,导致未能在理想的时点完成买卖的风险。第一流动性极度不足,第二短期资产价值不足以应付短期负债的支付或未预料到的资金外流,第三筹资困难。

(4)操作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的不完备或失败,或由于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中: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业务运营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缺失、以及制度漏洞所造成的操作风险;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泛指在商业银行内部所有由于人员方面的原因给业务操作带来的风险。

二、风险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八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风险认识、衡量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方式,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最小成本争取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管理方法。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的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指附加价值。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体现的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风险管理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变化、政治局势动荡、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叠加下,不良资产贷款风险上升、信息识别风险凸显、远程业务风险加剧,风险正在加速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风险管理已越来越得到重视与关注。

根据统计数据,自2012至2021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由4336亿元增长至28470亿元,增幅5.6倍;不良率由1.10%增长至1.73%,增幅57.27%。同期,我国监管制度逐步完善,监管手段工具不断优化,严监管环境日趋完备。2022年三季度,银行机构的罚单总金额超3.3亿元,罚单总数量超1200张,其中信贷风险问题以罚单多、金额大位居处罚问题之首。罚单的前五大问题均为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分别为: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违规发放贷款、授信管理不尽职不审慎、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从罚单来看,风险问题是监管处罚的重灾区,而信贷风险更是处罚问题的重中之重。

良好的风险管理虽不能消除所有风险,却可以通过重点关注内外部活动以防止机构崩溃,降低突发性冲击造成的影响,实现更稳健的经营。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一方面能够减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支出,降低财务成本,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可借助有专门的风险管理流程确定最佳风险水平,使得商业银行承担的实际风险与最佳风险水平保持一致,为银行在监管与法规的约束下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四、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1、树立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的开发运用技巧。

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对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

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银行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银行员工的风险观、风险内部控制意识、风险管理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等精神因素。

2、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评价体系、决策体系等内容。

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必须与银行整体的经营管理架构相配套,将银行的职能部门划分为风险管理条线、业务拓展条线、运营支持条线,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条线的独立性,发挥其制约作用。董事会负责对风险战略和重要风险管理政策的审批和定期修订,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隶属于董事会,受董事会授权进行日常决策,风险管理委员会根据市场变化和银行经营情况定期评估战略目标,向董事会报告,以确保在长期、变动的经济周期下,改战略能够与银行风险偏好和生存能力相一致。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决定着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而其态度不外乎三种情况:拒绝风险,放弃盈利机会;承担风险,追求利润;合理地规范其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不因高盈利而冒大风险,也不因小风险而放弃盈利机会。显然,后者的态度是积极稳健的。商业银行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成本效益分析法、权衡分析法、风险效益分析法、统计型评价法、综合分析法。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全行重大的风险管理决策,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设在风险管理部门的资产组合风险经理,他负责从宏观层面上追踪资产组合风险的变化,审视全行各类资产组合是否合适;职能风险经理是专门设在风险管理部门,从风险类别上管理某一类风险,决定接受风险、拒绝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业务风险经理同客户关系经理,共同参与到日常对风险的评估、度量和管理。

3、强化银行内部管理控制

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就是建立符合银行发展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性为,是为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的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程序的总称。如对信用风险实施垂直化管理,在总行、条线、分行分别设立风险官,统筹负责全行、条线和分行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明确职责;对市场风险实施集中管理,由总行专门的管理团队进行专业化、集中化的管理。董事会负责确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制定全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战略,市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市场风险的日常监控和检查;对操作风险实施分层管理,高级管理层承担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总行操作风险管理团队负责评估和监控全行的操作风险情况,建立有效的事后补救机制,紧急事项的应急预案等。各级职能部门和经营单位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并负责监控管理本单位的操作风险。

4、提升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

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第十六条:健全自动化风险控制机制。事前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展风险信息获取维度,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风险全景视图,智能识别潜在风险点和传导路径,增强风险管理前瞻性和预见性。事中加强风险计量、模型研发、特征提取等能力建设,通过智能化评价策略、多维度关系图谱等厘清风险关联关系、研判风险变化趋势,实现对高风险交易、异常可疑交易等的动态捕捉和智能预警。事后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施自动化交易拦截、账户冻结、漏洞补救等应对措施,持续迭代优化风控模型和风险控制策略,推动风险管理从“人防”向“技防”“智控”转变,增强风险处置及时性、准确性。


版权说明:本网站图片源于站酷海洛版权图片,已获得使用授权。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及其他商业应用。

Copyright©中天华溥管理咨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16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