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更是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古迹遍地,具备优良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素有“皖北明珠”的美誉。依托中医药产业和国学文化、康养的融合,更是成为康养旅游的典范,荣获“2020年度中国康养旅游目的地”称号。
亳州市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产品特色突出、旅游产业链条完整。对亳州来说,现代中药产业是首位产业,文化旅游是重要支柱产业,康养旅游与亳州首位产业、支柱产业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一 、亳州市康养旅游资源概况
1、生态资源
(1)地热资源:亳州具备良好的地热资源,地热水中富含益于人体保健的多种化学组分,可作为人体理疗热矿水开发利用,长期使用对人体有保健效果;
(2)水资源:亳州水质较好,且河流湖泊较多,与旅游六要素相结合,从物质与精神双层面满足游客需求;
(3)中草药资源:作为神医华佗的诞生地,亳州自东汉末年便赢得了中华药都的美称,种植与经营药材的风气在此处经久不衰。作为我国当前最为庞大的中药材发祥地,亳州具备 4000多个种类,在全国中药材种植中占据了十分之一,加工工艺上更是遥遥领先。
2、人文资源
亳州谯城区被认定为“长寿之乡”,五禽戏等已经被国务院列为非遗文化项目,陈抟所创六合八法拳,在后人的丰富与发展之下更名为八卦拳、形意拳等。亳州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保留着其内涵丰富的养生思想,如庄子的“少私多寿”“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静默祛病”,陈抟结合儒、道形成的内功、胎息、睡功的养生思想。这些无形的养生资源已成为亳州康养旅游的核心人文价值,为了传承这些思想亳州每年都定期举办思想研讨和传承活动。
二 、亳州市康养旅游发展模式
我国旅游战略的新定位从单纯的景点旅游模式转为全域旅游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一是改变单一景点建设,转为综合建设模式,突破景点管理限制及使用掣肘,推动旅游营销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二是改变粗放式旅游模式,打造精细化旅游路径,根据游客旅游需求转变旅游资源的重点供给方向;三是突破旅游为单一的封闭式发展模式,推动“旅游+”模式,促进旅游与文化、休闲、养生、体育等产业融合升级;四是改变以往旅游企业单打模式,在政府有关部门协作下提升各主体旅游建设积极性,整合区域资源,实现旅游产业的共同建设与享用。
在这个大背景下,亳州市康养旅游加强了旅游设施的空间集聚,从而使游客能够在有限范围内享受各式资源;构建了以社区、养生区、休闲区为中心的核心体系,游客可以在休闲中享受生活,从而使旅游、经济、社会协同共生。
1、构建 “点-线-面”融合发展的空间旅游系统
亳州根据当前旅游资源的空间地理分布特征,构建“点-线-面”融合发展的空间旅游系统。以点-线为基础构建康养小镇,进而推进为面状发展模式。“点”即为核心区域,以市中心谯城区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打造具备旅游六要素的基础设施。“线”是指以涡河为中心打造线状连接渠道以推动全域旅游体系的构建,涡河贯穿了几乎整个亳州,以此为中心构建休闲养生景点带,同时融入人文休闲养生资源,联合涡河地域风貌,形成点-线形式的发展模式。“面”即是在以谯城区为发展焦点、涡河为线性轴带的基础上,整合亳州涡河两岸侧翼,打造全域旅游格局。涡河两岸有老、庄、道家养生思想,形成了以天静宫、九龙井等为核心的道家养生格局,此外还有以西淝河为轴线的休闲养生度假区,譬如白鹭洲、蝴蝶泉、纪家塔等。由此“点-线-面”康养旅游的全域旅游格局就此形成,在此基础上构建养生小镇以巩固全域旅游路径,譬如亳州古井酒小镇、谯东镇中草药小镇等。
2、构建核心旅游产品
亳州通过打出“中医药+文化+养生”的组合拳,构建六大类核心产品,全力打造健康绿色的养生旅游模式。
(1)道家养生产品:亳州作为道家起源故乡,老庄养生思想极为丰富,在亳州随处可以观光道德宫、天静宫、庄子祠等文化建筑,此外还可以在亳州学习到诸如吐故纳新、平心静气之类的养生理念;
(2)中草药养生产品:亳州具备发展较为成熟的中草药特色小镇,譬如谯东中草药小镇,游客除了游览外甚至能够在小镇中参与种植。此外中草药小镇将在未来加强与中药医院和专家的合作,为游客提供诊治服务,不仅推动亳州中医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形成个性化中草药养生产品;
(3)温泉药浴产品:将温泉与中草药融合,开发个性化药浴产品,提供给不同需求的游客,如美容需求、康复需求、疗养需求等;
(4)药膳产品:所谓药膳是指在中草药的依托之下,根据专业医师的理论指导,熬制的由食物与中草药组成的膳食,以增强体魄,品味美食。除了普适性药膳,根据消费者的身体状况,因人而异开发不同的药膳,从而留住回头客;
(5) 中国传统养生产品:主要是指养生思想以及养生拳法等经典产品。譬如华佗的五禽戏,陈抟的八法拳;
(6)药酒产品:药酒是中草药旅游资源的衍生产品之一,亳州拥有我国白酒行业的领头羊—古井集团,这一博览园现已经成为4A级景区。特色养生药酒产品很好的融合了中国酒文化和中草药文化。
3、非典型性养生产品与特色文化的融合
当前亳州的非典型性康养旅游资源的开发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
(1)休闲养生:借助涡河的特色地貌开展养生游,并融入当地特色历史典故,譬如“老子过河”的传说。
(2)农耕养生:亳州借助当地的五马镇拥有鲜桃采摘园、润耕天下农场等休闲农业场所开发农耕养生,使游客通过农耕体验感受健康。
(3)养生思想科普:通过养生博物馆、养生园等场所,依托“长寿之乡”的称号吸引游客加入养生思想讲座,从而形成养生理念,推动亳州养生品牌的发展。
(4)运动养生:通过娱乐或竞技性活动,如水上乐园来调动游客的运动细胞,实现康体养生这一目标。
4、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管理
在开放性经济新领域,当前我国的全域旅游政策背景对我国传统旅游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亳州也从传统模式下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慢慢向行业自管理模式转变,开启社会管理新时代。这要求政府、市场、社会三方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协同管理路径的开发,从而为亳州构建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路线。政府作为起核心作用的角色,积极协同旅游企业共同管理市场;同时亳州政府开发合理的康养旅游顶层设计方案,利用全域资源形成点、线、面综合发展。企业作为开发者与建设者,在亳州旅游效益的贡献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监督整个行业的经营服务质量与信息公示情况等。旅游者作为社会层面的管理者,从自身体验出发参与其中。
亳州康养旅游模式的构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提升了亳州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同时加强了亳州康养旅游的知名度。
作者:李潇磬 中天华溥高级咨询顾问。哈尔滨师范大学双学士。2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专业咨询领域涉及集团管控、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等,尤其在薪酬体系设计、绩效体系设计等方面具备较丰富的实操经验。曾服务过自来水公司、度假村、电子科技、城投公司等多家企业。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