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观点

于洋:中国企业发展之警示(一)

作者:于洋来源:华溥咨询时间:2021-03-10

 201535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2015325日,李克强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也正是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  20155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

20164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

面对这一连串针对未来中国制造的宏伟计划,似乎绝大多数企业未做强烈反应和深刻思考。宋小宝的一句“海燕,你就长点心吧”,用来形容当下绝大多数的中国制造企业再恰当不过了,中国制造业应该是多长点心的时候了。这个心思不是要你们在更多的关注产量,而是要开始关注企业的生死存亡了,这对企业的高管和管理层提出了严峻的课题。韦康博先生曾经对此独立研究并发布过很多相关材料,很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2015年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生产商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宣布解散,随之而来的是上千名劳工被告知限期离场。差不多与此同时,微软也开始将中国分部内的生产设备迁运越南,计划在近期内关闭在华生产基地。此外,松下、夏普、耐克、富士康等巨头企业,也都纷纷准备迁离中国。而这些知名企业的下一步计划,大多都在越南、孟加拉国等地。国际知名企业从中国撤离,国际势力抢夺饭碗,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是否意味着一个漫长的寒冬?

这次撤离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第四次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材、纺织等传统行业生产基地转入日本、德国;第二次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德将部分轻工、纺织等行业向“亚洲四小龙”及周边地区转移;第三次就是20世纪90年代左右,以美、日、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这一次“迁离中国,进军越南”,则可以看作是第四次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核心和重要原因很明显,就是人力成本。进入2000年之后,部分东南亚、南美国家开始获得国际企业的青睐,不少商界巨头在权衡利弊之后,逐渐将工厂从中国转移到越南、缅甸、墨西哥等国家。据外资机构报告,大约在2011年,中国纺织工人每月平均工资需要2000元人民币左右;而在越南,纺织工每月的薪水换算成人民币之后不足1000元;到了孟加拉,这份工资还需要再度缩水,仅有650元左右。很显然,人力成本是外企撤离中国大陆的一个重要原因。

外部资金及技术的退出,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因为就目前看来,比如西铁城、松下、耐克等精英企业的迁离,很大程度上抽空了中国制造的技术内核。此外,外来资金停止输入也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要命的是,在这个时候,部分东南亚、南美国家成功接盘,大量招纳国际企业投资建厂。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世界上最寻常可见的,将不再是“MadeinChina”,而是“Made inVietnam”和“Made inIndia”。

我在日本公司工作过几年,虽然不是“追日派”,但也很喜欢研究日本的文化与管理。当有些国人一提到学习日本时,往往“嗤之以鼻”,很是令人诧异,百年耻辱已过,虽未能忘,但国人自当奋进,在国家振兴上超越彼国。向先进国家和民族学习,并不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正如汉唐盛世,彼国不是也积极学习么?延绵至今,彼国的文化中尚能见到汉唐文化的影子,彼国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当年的埋头学习,到当今的世界制造业的佼佼者,难道不是一件当令我们反思的大事么!在世界范围内,由于起步早,发展快,日本制造已经构造出自己盘根错节的商业网,这同样不是中国制造能够在短时间内超越的。就好比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圈地运动,动手快的人占据了优势资源,于是就占据了主导权。曾有人这样臆想过:“离开日本制造一年,世界会怎样?”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从美国到马来西亚,从中国深圳到中国台湾,一大批企业职工将面临失业的问题;墨西哥的汽车工厂将大批量倒闭,因为日本每年会从它们那里进口25亿美元的零部件;中国70%的私家车都将面临变速箱断货问题,因为这些高端技术,是日本企业的绝对机密,是从不外泄的;更甚至,全球范围内会掀起一股抢购电子产品的狂潮,因为市场上最为畅销的家电配件,如手机芯片、数码相机的影像传导器、笔记本电池、载板材料等这些电子产品,绝大多数都属“日本制造”。可以说,日本制造在世界市场品牌持久,合作团队庞大,在市场供货需求趋于饱和的状况下,中国品牌想要分一杯羹自然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问同日本相似的国家,大家马上会想到德国。在汽车制造领域,备受关注的就是汽车生产商到底能够设计出多大马力的发动机。而根据2015年全球最佳发动机评选机构得出的最终结果显示,11类不同排量型号的最佳发动机均出自德国生产商之手。比如,1.0以下排量的最佳发动机为福特公司出品的“福特999cc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1.0~1.4排量的最佳发动机是“雪铁龙1.2升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1.41.8排量的最佳发动机为“宝马1.5升三缸单涡轮双涡管增压发动机”….·在这一份名单当中,宝马系列发动机独占三席,而在亚洲境内口碑一流的日系车则全军覆没。很显然,就发动机技术而言,欧美国家还是遥遥领先的,相关生产技术甚至连亚洲技术强国日本都不得不甘拜下风。所以作为长期在技术方面被日、韩压制的中国制造,距离世界一流仍有不小的差距。与之对应的则是,发动机技术是机动车辆制造工艺的灵魂和核心所在,作为一个亟须在国际制造业有所突破的民族,中国制造必须要在科学技术方面攻破难关,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车间流水线式的简单填装生产。目前,素来标榜环保、节能的美国特拉斯汽车公司已经研发出纯电力驱动系统发动机。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中国制造想要摆脱廉价生产的现状,就必须得提高科技创新率,通过高人一筹的技术力量来达到这一目的。

所以说,就制造行业而言,简单粗加工的劳动力输出实际上是最为廉价的,而中国目前大部分工厂、劳动者都处于一个廉价制造的阶段。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想要改变现状走向高端生产链,必须得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具备领先时代的项目技术,利用现代化科技的力量实施高端技术生产(比如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汽车发动机);其二,在现代科技层次并不占优的条件下,可以考虑精细化生产,加大做工取材、制作工艺方面的投入,这同样可以提升成品附加值。

1、中国制造业向日本制造业学习什么?

当前,在世界制造业竞争力排名榜上,日本高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德。比如,在半导体设计、生物技术、机械装备制造业等多个方面,日本企业都远超中国制造,牢牢占据着市场主动权。那么,作为一个领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岛屿国家,日本企业家又是怎样将自己的民族品牌推向世界、中国制造业又需要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呢?

首先,从硬性条件来说,在高端化生产技术方面,日本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由于具备了强大的技术力量,日本制造在诸多高科技产品市场都处于主导地位。以日本最著名的半导体产业来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政府就将半导体产业定位为国家的“支柱”,因而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他们对于本国半导体研发、生产的投资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不遗余力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使得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占据了领先时代的霸权地位,甚至连美国同行都难以动摇。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日本企业在世界半导体市场的占有率曾达到骇人听闻的52%!对于一个民族包揽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半导体生意”,日本商界名流石崎盛彦的解释更能代表广大日本人的心声:“我们的产品不是某一天某一月红遍全球的,而是年复一年的技术化积累,以及长久以来的品牌打造。”这就是说,日本制造能够蜚声全球,长期不懈的技术开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比中国民族品牌,国内大部分企业目前正处于技术化投入的初级阶段,就好比放长线钓大鱼,日本已经收获了,而中国还在继续垂钓。当然,“钓鱼”是一个耐心活儿,只要坚持努力、中国制造也是会迈向新台阶的。

其次,在专业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方面,日本企业也是独有一套的。长久以来,日本企业都在不断地向劳动者灌输“家意识”理念,再加上大和民族特有的民族特性,所以日本劳动者的工作显得更为努力与尽职。日本学者唐津一就曾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支海外考察团进入一家业绩出众的日本企业进行交流学习,日企负责人选择了一名质检组青年女工为这支考察团做讲解对接工作。考察期间,考察团的人员发现,这名女工对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与她当时的工龄、职务毫不相符。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名女工在带队观摩讲解时,更是提到自己是如何通过思考和发现,去改善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出新的检测方法的。这时,一名考察团的成员便问道:“作为流水线上的质检员,你的工作不是按照工作手册上白纸黑字的细则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吗?数据分析和提案提拟,这并不是你的工作职责,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这名女工回答说:“这确实不在我的职能范围之内,但是在这个公司中,质量检测员每时每刻都会发觉到一些细微的问题。我们在工作当中有了想法之后,会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随后向公司提出新的检测方案并实施。通过我的新方法,公司产品的不合格率降低了20%,这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可以说,这位女职员的话就代表了日本制造业甚至是大和民族的一个共性,那就是所有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并且为着同一个目标在前进。所以,在绝大多数日本企业,从高层管理到基层员工,他们的潜意识当中都极少会出现特权或者享乐概念,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能够创造出更好的集体利润。这种现象在日本本土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明了。

2.中国制造业向德国制造业学习什么?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德国制造的元素不仅随处可见,而且只要条件允许,德国的产品总是会成为人们的首选。从汽车、钟表到日常用品,莫不如此。比如说,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灾民在接收救灾帐篷时,总是相互打听是哪个国家的帐篷。一旦听说是德国的,脸上总会涌起欣慰的表情。因为人们都深信,德国帐篷的质量是最好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目前,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德国制造已经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有数据表明,在机械制造业领域所涉及的31个门类中,德国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就有17个那么,德国人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和良好的口碑呢?对于急着向制造业强国挺进的中国制造业该向德国人学习什么呢?

可以说,德国制造所造就的辉煌,完全取决于人的因素;而德国所取得的良好口碑,同样取决于人的因素。对于中国制造业同行来说,从德国人身上,能够学习到许多自身不具备或有欠缺的做人行为和精神准则。大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起:

其一,学习德国人的专注精神。

德国人的专注精神成为其民族性格行为的一部分。在德国从事制造业的人们,可以用“投身”来描述他们的选择。他们一旦选定一个岗位,就会脚踏实地地坚守下去;选定一个行业,就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进去,做到几十年专注于某个产品领域。他们从不贪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这就是德国人的专注精神的体现。德国人的专注精神,并不是先天而来的,而是后天塑造而来的。德国人培养专注精神会从娃娃抓起。德国孩子在每天吃饭时,都会被要求认真吃饭,直到把饭吃完;在看书时,一定要把规定的内容看完;在拼图时,一定要把图拼好。有时,为做好一件事,哪怕孩子一个人安静地待上一两个小时,大人也不会去打扰。德国人的这种专注精神,带给中国制造业的启示就是,选定好事业的目标后,就要集中力量,全身心投入地去达成目标,千万不要见异思迁,朝三暮四。

其二,学习德国人的标准主义风格。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转化为现实中的一种风格就是标准主义。在今天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小到办公用的A4纸尺寸,大到火车、飞机的主要部件,甚至每天上下楼梯的间距,其中的很多标准都来自德国。现在在国际机械标准的条目中,有2/3都是从“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中得来。正因为如此,有人称德国为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德国工业标准化学会下设的标准委员会超过120个,工作委员会达到3600个。有6000多个公司和组织为其成员。该学会制定出的标准几乎涉及建筑工程、冶金、化工、电工、环境保护和运输等各个领域。与标准化相对应的,德国从保证产品质量出发,建立了一套独特的质量认证管理体系。这些体系本身就是一套标准化的标准。

中国有句古话叫“无规矩不成方圆”。遗憾的是,古人将这句话用在引导做人的行为上,而没有用在做事的行为上。在国际交往中,人们总会发现,中国人似乎具有某种聪明的天赋,针对同一一个问题中国人总比外国人想法多。但细究过后就会发现,中国人说的聪明实际上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即绕过规则的思维。比如,当问及怎样快速从甲地步行到乙地的问题时,西方人的回答通常都是取补充体力、选用合适的穿着等措施,而中国人的回答则是骑马驾车之类与问题要求不符的方式。在制造业,中国人再也不能有这种发散性的思维产生。而应该严格依据标准,提升自己,直至最终将标准的制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时,在国际竞争中,话语权就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获取利润也就是手到擒来之事。

其三,学习德国人的精确主义理念。

对于制造业来说,所谓精确主义,就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理念体现出来就是产品制作精密。有了标准的参照,加上专注的精神,做出来的产品必然是精密的。德国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方面,都讲究精确。将这种精确主义带入制造业,制造出的产品必然属于高、精、尖的类型。在山东青岛市江苏路上有一座大教堂,教堂耸立的塔楼上所安装的报时钟表就是由德国人制造的。制造时间距今已跨过一个世纪。虽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但这些钟表却从来没有被维修过,可钟表仍然运转正常—上面维持运转的20多个齿轮还如当初设计的那样,严丝合缝,运转不息。不仅如此,青岛啤酒厂100多年前由德国人制造的酿酒设备,至今还能使用。青岛老市区由德国人留下的排水系统,至今无论多大雨量还能正常运转。这些“德国制造”留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耐用、可靠、安全、精密。中国人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那就是: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但是,这其中“最好”两字就显得做作了。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就精密来说,与德国制造之间的差距不是十年八年的事,而是以十年为单位的事。要想真正将中国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关键就得在“精确”上做文章。抛去“精确”二字再来谈变成制造业强国,这只能是自欺欺人的空谈。如何做精,德国人已树立了榜样。

其四,学习德国人的完美主义关怀。

德国人在制造业上的完美主义,与中国人的统筹兼顾有相通之处。就产品来说,除考虑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外,还围绕产品兼顾其他影响,从而让产品具有更周到的服务功能。不妨以南非德塞公园为例。南非德塞公园是由德国设计院设计建造的。谁知建成后,市民很不满意。后来,南非人自己动手修建了一座很大的公园,名叫克克娜。该公园建好后,既漂亮又气派,赢得人们的一片叫好。但两年后,南非人通过对比立即发现了两家公园孰优孰劣。当雨季到来时,克克娜公园被雨水浸没,而德塞公园丝毫不受影响。这是因为德国人给德塞公园建了排水设施,还垫高了两尺。这一度让人们十分不解。另外,克克娜公园因为大门过小,因拥挤甚至出现过安全事故。而德塞公园却从没有此类现象发生——当初人们对其大门过大而给予了很多批评。到夏季时,克克娜公园的凉亭因为只是花架子,容纳不了多少人,因而大受人们抱怨。而德塞公园纳凉的亭子却能容纳许多人。又过了几年,克克娜公园因石板地磨损严重而不得不返修。但德塞公园的石板地依然坚固。至此,南非人才意识到德国的设计之完美。

其五,学习德国人的秩序主义品行。

德国人的秩序主义品行可以从他们的专注精神中体现出来。有中国学者访问德国工厂时发现,德国工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不仅会表现出高度的敬业,还会体现发自内心的热爱。比如,他们每生产出一个产品,体现出来的不是当作完成一项任务的轻松感,而是一种对自己劳动成果进行欣赏的喜悦感。这就是德国人秩序主义的体现。德国人的纪律性、服从精神是当今世界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他们有一句谚语叫:“秩序是生命的一半。”这种秩序已经融入他们的心性,以至于他们无论是做饭还是从事生产制造,都会遵循两个前提:一个是程序,另一个是工具,即什么程序必用什么工具,什么工具必配什么程序,不得有丝毫变通。

中国要想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就必须以德国制造作为重要参照物。除关注技术层面外,还应该看到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于经营理念上学会在注重产品内在品质的同时,更考虑到用户的利益。这样才能做到在创新中求发展,于发展中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体系,从而取信于用户,取信于市场,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都处于制造业的中低端层面,同时生产成本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都成为了中国制造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能够看到发达国家发展中的弊端和问题,但却没能从最开始得到节制和注意,而是往往在事态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再花费大力气逆转。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小黄车整理事件”和“老年代步车与电动车整理事件”,为何在一开始不能做到规矩呢?往往是在事态出现问题了才去关注?此次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可谓及时,但在此间的扭转和提升,也需要耗费巨大的代价和努力,但是我们仍然坚信中国制造必将成就未来,必将与发达国家比肩,乃至超越。

在《中国制造2025》中,将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还处在工业化路上的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同时、让制造大国的地位得到巩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在这个阶段,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在一些重点领域能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市场上整体竞争力会得到增强,在一些行业形成引领全球创新能力的优势,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到2045年,乃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在这个阶段,中国制造业主要领域不仅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还要“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通过这个战略目标可以看出,其侧重点完全在于“第一步”,即2015年至2025年这10年。从中既能看出中国政府对建设制造强国的强烈愿望,又能看到这个愿望是一种建立在现实和理性之上的深思熟虑。

据此可见,中国制造企业,尤其是国企和央企,在进行“十四五”战略规划时,不能简单的看做是一次目标制定,而是一次企业未来转型的规划运动,如果管理者还是按照以往的大产能思路去思考,中国制造则很难提升。我们当本着创新、求质量,积极开发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未来实用科技(如机器人工业等)为出发点,培养精英技术人才为重点。贯彻认真求实的态度为根本。

 

作者:于洋 中天华博高级项目经理。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19年甲方的人力资源实操经验:其中13年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经验;10年的人力资源团队管理经验,同时为信远福缘集团担任长年人力资源顾问,厚德东方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首席讲师。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历练及团队管理实践,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都非常熟悉,尤其在战略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及绩效管理方面在业界有着尤为突出的见解与成功实践案例。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形成了极为注重实战,拒绝过多的理论咨询特色,在企业管理咨询过程中,能够深挖企业关键问题,究其症结,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了咨询内容的落地与适合于甲方企业的发展的适应性。主要提供过服务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中粮集团、ShellAPPAstellas、远洋地产、伊利集团、金河水务建设、平治东方集团 、21世纪置业、华夏幸福基业集团、宏状元集团、信远福缘集团、圣元集团、白象食品集团、宏伟超市连锁集团、平治东方科技等、乾景园林股份公司、中弘控股集团。

版权说明:本网站图片源于站酷海洛版权图片,已获得使用授权。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及其他商业应用。

Copyright©中天华溥管理咨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16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