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观点

张宏波:东北经济塌陷真的不是因为天冷人懒

作者:张宏波来源:华溥咨询时间:2018-04-16

 最近几年来,东北经济塌陷一说一直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下里巴人都从摆事实讲道理的不同角度来论述东北经济塌陷的多层次原因,但是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基本都能从天冷人懒的理由得出东北营商环境的恶劣,从而导致人才资本难以走出山海关。

但是人还是那群人,天还是那片天,为什么当年作为全国老大哥,工业撑起半个中国的东北,不到一个世纪就已经被南面的小兄弟所诟病,这其中必有其更深层次原因。

如果我们提出东北经济的塌陷,首先就承认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也就是说东北在当年,那也曾经雄起过。因此,要分析如今东北经济塌陷的原因,就要首先分析一下当年东北雄起的真正原因。

地缘因素是当年东北雄起的根本原因

只要我们认真的思考一下,就会很容易的想出东北相对于全国曾经雄起的几个主要因素都与其独特的地缘因素有关系。

在满族入关之后,因为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为了避免内地汉人出关破坏清朝的龙脉,清朝统治者在山海关以北采取清边政策,通过构筑土墙来阻挡汉人北迁。因为用夯土建造的墙比较容易翻越,因此在土墙上密密麻麻的栽种了柳树,以助长墙体的高度,这在清朝时期叫“柳条边”。因此直到清朝末年,东北地区是个地广人稀之地,不要说工业基础,就连人都很难见到几个,见到最多的资源就是广阔无际的森林了。

随着清朝统治被民国推翻,东北地区的边禁形同虚设,大批的关内穷苦人民逃往关外谋生,那时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东北成为河北河南山东人民争相前往的淘金之地,也就是俗称的“闯关东”,这一阶段其实早在清朝灭亡之前就已经慢慢开始了。在东北人口自然增长的同时,东北军阀张作霖运用政府职能,大批大批的从关内向关外拉人,许以土地供给,以充实东北,从这一角度来看,张作霖为保护东北没有被最终从祖国分割出去立下了汗马功劳。

东北经济雄起的第一个阶段就在此时逐渐形成,在奉系军阀通过人才吸引政策,使东北地区形成人才洼地,解决了当地劳动力的问题之后,日本居心叵测的扶持伪满洲国成立,以期作为日本占领中国的基地,开启了东北经济雄起的开端。平心而论,当年的日本还是将东北地区作为未来将要并入日本本国的经济体系的视野来开发建设的。在日本的帮助下,当年的伪满洲国在东北地区建设了初步的工业体系,而这些经济体系也成为东北工业的基础,虽然二战结束前苏联出兵东北后,几乎拆走了所有的机器设备,但是东北经济的根基还在,那些拆不走、拉不走的工业基础还在,特别是那些经过多年培养的熟练技术工人还在,因此也为东北地区后来的经济继续雄起积攒了力量。

东北经济的第二次雄起是在二战结束后,解放战争时期逐渐形成的。辽沈战役之后,东北地区成为中共最早占领的整片区域,再加之在此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迅速成为中共推进解放战争,支持全国战场的后勤基地,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迅速恢复与发展。而建国后不到一年时间的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由于地理区域的原因,东北也成为朝鲜战争最前沿、供给距离最短的后勤基地,也成就了东北经济的第二次腾飞。

东北经济的第三次雄起与第二次雄起时间有些重叠,主要时间是毛泽东在1950年访问苏联后与苏联签订了经济互助条约,苏联派出几千名专家帮助中国迅速建立起了新中国第一批工业经济项目。由于地缘、文化的原因,同时苏联还对中国的东北地区一直觊觎,因此援建的这些项目有很大一部分就放在中国的东北地区,这也是东北地区经济雄起的最后一次历史机遇。

在此之后,随着中苏交恶,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包括东北地区大量的工业体系陆续迁往内地三线地区,一大批人才也随之从东北流失,将近半个世纪的东北劳动力输入就形成了回流,而这一趋势直到现在,因为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所以说,东北经济的雄起时地缘政治因素与时代变迁很好的契合,同时劳动力的不断输入带来了产业工人群体的形成,而自然资源又具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建国后发现了全国第一个大型油田大庆油田,在资本、资源、劳动力、技术供给、市场需求各个全部具备的情况下,东北经济的雄起就成为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是这些因素相对于其他地区的相对弱化,造成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塌陷。

沿海地区经济雄起的基本因素

在改开之前,东北地区的经济并没有塌陷一说,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领先着国内大多数地区,其根本原因除了之前分析的几个因素,还有当年中国在极度封闭的国际环境中,其供给与需求两端全部要依赖于来自北方的苏联。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中国大部分与国际经济的交流都要依赖于苏联这个几乎是唯一的窗口,中国也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被纳入到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体系,而这一交流的渠道便是东北地区。

而在改开之后,中国经济全面向西方打开,之前这种只面向苏联的经济关系完全转变为一种海洋经济。以美国为统领的全球经济体系以海洋为中心维持着全球之间的商品资本流动,而以万吨巨轮为媒介的这种商品与市场体系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具有天然港口的沿海地区。通过海洋经济带来的巨大供给与需求,吸引了众多劳动人口奔向了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资本、需求、劳动力三者的结合,快速推高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而这一时期恰恰伴随的就是中苏交恶以及后来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陷入停滞之际。

沿海经济的发端起于改开之初的“三来一补”贸易,就是市场与供给都在海外,在沿海地区就近利用国内劳动力加工的贸易模式,沿海地区通过土地、税率的吸引力以及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吸引了国际加工产业转移到中国沿海地区。而由于运输成本的原因,这一发展模式始终未能惠及远离沿海的内陆地区。

这种市场换技术的模式经过韬光养晦,终于换来了国内企业在代工的同时不断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沿海地区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此时的东北地区在沿海地区快速增长的光环之下,其成长的速度显得如此缓慢,如此就形成了东北地区经济塌陷的表象。

有人说,之所以投资和人才不过山海关,皆是因为东北地区政务机关的懒政与不作为,政商关系复杂,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使得合法经营的企业缺乏基本的生存空间。其实,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一直处于经济拉着政治跑的局面,一地经济发展促使当地政府转变工作作风、改善经商环境已经成为一种特征。在20年前的深圳还有着关内关外之说,虽然都属于深圳地区,但是关内关外来往需要通关,要办理边防证,而人们往来关内外之间的通关速度,往往依赖于办理通关的那位官员当天的心情,如果他晚上跟老婆大吵了一顿影响了心情,第二天的关口必然会排着长长的等待通关的队伍。

而正是境外企业在境内投资,在沿海地区经营的原因,对营商环境的要求促成了沿海地区政风的变革,目前来看,深圳与上海地区在企业经营政策环境来看已经遥遥领先于全国,这其中皆因其从外向内的促进作用。

不要从人性去判断区域经济现状

许多人将东北地区的经济塌陷归因于东北人的懒惰、喝酒以及火爆脾气,而政府工作作风、政商勾结是其真正的核心原因。这种从人性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往往会使问题的解决陷入死角。我们应该平心静气的思考一下为何东北的政府工作作风一直没有改变、为何东北的政商关系如何扭曲,当年闯关东的那批豪勇之士的后代如何变成了无所事事的街头浪子,那可是诞生了铁人王进喜的一片土地,那片土地何以之前诞生了战天斗地的英雄豪杰,而现在却被人鄙视。

经济发展归结于地缘因素有其合理的分析路径,就如当年清朝经营新疆与蒙古地区诞生了近世闻名的山西商人;八国联军进军北京之后为了方便与清政府打交道造就了天津近代史的辉煌;京汉铁路开通与长江水路便于向江南地区的交通成就了武汉三镇;清政府将广州作为唯一的对外窗口地区,诞生了以十三行为首的粤商文化,而珠三角地区的繁荣则一直伴随着中国大陆与香港这唯一的与西方的对外窗口而始终。

其实有人不太清楚为何作为沿海地区的福建地区落后于他们的近邻是因为建国以来持续不断的台海对峙局面,影响了厦门的经济投入;我们也许不记得当年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之后,山东济宁地区由于位置特殊而一度繁荣,而如今只能沦落为少数人识的四线城市,正所谓成也运河败也运河。

东北地区面临的问题同样如此,虽然多年来东北一直保持着一个总体增长的向上势头,但是相对于增长更快的其他地区,东北表现出相对的衰落。而这其中大部分原因都可以从俄罗斯经济凋敝对东北经济的影响、当地的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木材不允许砍伐、沿海经济崛起对当地劳动力的吸血等不同的角度来寻找。

中国所有地区的人民都不是天生的懒惰,只不过缺乏相应的外力作用,使东北失去了增长的引领,在兄弟地区昂首阔步面前,才显得曾经的东北老大哥如此的落寞。

版权说明:本网站图片源于站酷海洛版权图片,已获得使用授权。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及其他商业应用。

Copyright©中天华溥管理咨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16216号